一夜春雨,竹園裏常常滿地都冒出竹筍,并且幾天之中就長成了竹子。所以我們形容某種事物蓬勃發展,就說好像“雨後春筍”一樣。那麽,爲什麽春季下雨後,竹筍長得特别快呢?
原來,竹子是一種屬于禾本科的常綠植物,它有長在地下的地下莖(俗稱竹鞭)。地下莖是橫着長的,中間稍空,和地上的竹子一樣有着節,而且節多而密,在節上長着許多須根和芽。一些芽發育成爲竹筍或竹子,另一些芽并不長出地面,隻在土壤裏橫向生長,發育成新的竹鞭,當它還嫩的時候,把它挖出來吃,就叫“鞭筍”。在秋冬時,芽在土壤裏生長,外面包着筍殼,被采掘出來就是“冬筍”。
地下莖節上的芽,到了春天天氣轉暖時,就會向上長出地面,外面包着筍殼,我們就叫它“春筍”。吃起來也是很鮮美的,并可制成筍幹、鹽筍、玉蘭片和罐頭食品等運銷各地。但這時候常常因土壤還比較幹燥,水分不夠,所以春筍長得還不快,有的芽暫時還呆在土裏,好像箭在弦上還沒有射出去一樣。要是下了一場透雨以後,土壤中水分一多,春筍就好像箭被射出去一樣,紛紛蹿出土面。
春筍一出土以後就長得非常快,如果要挖取多餘的春筍作爲食物,就必須趁早,挖晚了春筍就長成竹子了。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961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