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流量入口與排序邏輯,不懼千人千面
排名是系統綜合打分的結果,影響店鋪排名的因素有很多,甚至營業時長、起送價的調整都會引起排名的波動。本文将以美團外賣爲例,解讀六大流量入口與排序邏輯,讓商家不再“瞎琢磨”。
1
搜索欄
用戶可以通過菜品名稱、店鋪名稱、菜品類型等進行搜索,在“熱門搜索”中系統會推薦普遍符合大衆口味,點擊率高的餐品種類。
我們搜“麻辣燙”,第一位會顯示用戶點過的店,然後根據滿減優惠力度、配送速度、評分、起送價、配送費、人均和銷量、當前距離進行綜合排序;
2
頻道商家列表
頻道商家列表即美食、美團超市、生鮮果蔬、美團專送、跑腿代購、下午茶、漢堡披薩、鴨脖鹵味、無辣不歡、送藥上門十個頻道。在外賣頁面最上方展示,點擊進入後再根據平台系統的排名展示商家。
3
優惠專區
平台會根據不同品類抓取,包含“天天特價“(商家報名參與)”餐餐優惠”“必吃”“品質“搶新鮮”“水果”(系統自動集合)六個頻道。
4
爲你優選
以連鎖餐飲店爲主,根據用戶曆史訂餐口味、餐廳知名度,評分、單量、人氣進行分類。
5
廣告位
即花錢買版面,推廣自己的品牌。
6
附近商家列表
根據當前定位展示用戶附近的商鋪,和“搜索”中的排位一樣。另外綜合排序是可以競價的。而競價排名是浮動的,不鎖定。
根據一天裏不同的場景,如正餐類在午餐時段集中展示,飲品水果類自動降位;對于用戶點過和類似品作主要推薦,如用戶就餐習慣是面食,價格普遍在25元左右便會優先推薦這個範圍内的餐品,每個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即“千人千面”。
其中附近商家列表占據所有流量來源的50%(本段所提及的占比數據都是大概數據,并非實時數據);頻道商家列表,占據所有流量來源的20%;搜索占據所有流量來源的15%;根據數據可以得出附近商家列表是所有商家競相争搶的重要排名列表。
排名越靠前,則曝光量越大。但用戶浏覽時在每家店的停留時間隻有3秒,商家必須要在極短的時間内抓住用戶的眼球,把訪問率轉化爲下單率來得到更高的排名,實現良性循環。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9007.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