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現代工業和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對于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在人類不斷地向地球索取的過程中,可循環的綠色能源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青睐,海浪發電便是其中的一種。
據調查,海浪可以以每平方米30000牛的沖擊力拍打崖岸,最大時,甚至可以達60000牛。海浪的沖擊力十分驚人,可以毫不費力地把13000千克重的巨石抛到20米的高空。它常沖上海岸邊,激起六七十米高的浪花。
1952年,一艘美國輪船在意大利西部不幸遭遇了海難。還沒有等驚恐中的船員看清究竟,海浪就已經把巨大的船體攔腰折斷,其中一截留在波浪翻滾的大海裏,而另一截後來被人們在海岸的沙灘上發現。
海浪,竟能把巨輪一劈兩半,可見,海浪的破壞力是驚人的。這也啓發了科學家,他們設想将這種大自然的力量用來發電。
世界上第一個海浪發電器裝置是1964年由日本科學家研制成功的,被稱爲航标燈。這是因爲這種發電裝置的發電能力僅夠1盞燈使用。雖然僅有60瓦的發電量,但它卻爲人類利用海浪發電開創了新紀元。
從此,挪威、英國和日本等許多國家都相繼研制成功了各種不同的海浪發電裝置。
有一種是利用海浪上下運動從而産生的空氣流動來發電的浮标式海浪發電裝置。這種發電裝置的主要構造是一個空氣管,管内的水面可以上下運動起到一個活塞的作用。海浪的起伏運動,就帶動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标做上下運動,這就使浮标體内的“空氣活塞”裏的空氣和水面這個“活塞”之間形成一種壓縮和擴張的關系,結果空氣活塞裏的空氣在壓縮之下沖出來,這就是汽輪發電機發電的驅動力。
還有一種與浮标式海浪發電裝置相似的固定式海浪發電裝置。它的不同之處是空氣活塞室被固定在海岸邊,使空氣活塞室内的空氣通過中央管道内水面的上升或下降得到壓縮和擴張,從而驅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
海浪發電裝置有三種利用海浪發電的原理:一是通過上下起伏的海浪,利用它們産生的空氣流或水流帶動汽輪機或水輪機轉動,從而使發電機發電;二是通過海浪裝置的前後移動或轉動,利用這種運動産生的空氣流或水流,帶動氣輪機或水輪機的轉動,進而驅動發電機發電;三是将大波浪的低壓變爲小體積水的高壓,然後在高位水池積蓄起來,使其産生一個能驅動水輪機的水力,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挪威科學家更是大膽提出要人爲模仿大自然的海浪,制造更大的海浪來發電的設想。這位科學家的大膽設想,使海浪發電進入一個新紀元。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8609.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