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一下北京大學的教授張維迎和複旦大學的教授張維爲,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張維迎被認爲是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創始人,光華管理學院院長,撰寫發表了大量經濟學著作,屢獲獎勵,在經濟學界頗有聲譽。
張維爲是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也發表出版了不少著作,最著名的是《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和《中國觸動:百國視野下的觀察與思考》,他通常被稱爲學者,有時尊稱爲政治學家,但不被認爲是經濟學家,張維爲在海内外的影響很大,但國内批評他的人很多。
簡單地說,張維迎是在講理論,張維爲則是在講故事。
張維迎是國内第一個系統地把西方企業裏包括博弈論,契約理論引入中國的人,被西方學界廣泛認可。對他來說,西方經濟學,尤其是西方企業裏包括博弈論,契約理論幾乎是絕對真理,中國必須照此執行,否則就是中國的錯。他一直以西方經濟學爲依據,抨擊中國社會經濟現象。前不久,他嚴厲抨擊中國的主流經濟學,說最多隻能打59分,因爲中國的主流經濟學裏沒有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
我就不明白,爲什麽一定是中國的錯,而不是西方經濟學的錯,中國必須削足适履,适應西方經濟學理論嗎?
張維爲講的是中國崛起的故事,對于中國崩潰論者和期待中國崩潰者而言,這是無法接受的,而對于國内很多失意者而言,更覺得張維爲是在自吹自擂。
無論如何,中國崛起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這可不是張維爲教授吹出來的,而是中國人民努力奮鬥而來的。中國的不斷發展強大,讓美國都感到害怕,視中國強勁對手,試圖全方位遏制、打壓中國。
我沒有能力評價張維迎和張維爲,但可以肯定的是,張維爲的閱曆比張維迎豐富得多,張維迎更多地是一介書生,一介信奉西方經濟學的書生。且不要說張維爲有過嚴格的正規的學術訓練,更爲重要的是,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讀千卷書,行萬裏路。不應當懷疑張維爲教授的學術功底和能力。張維迎的學術功底當然也不容置疑,他的愛國立場和情懷也不容置疑,但他基本上是以西方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站在西方經濟學的立場上觀察研究中國的。由于中國走的是有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并沒有按照西方的經濟模式展開,這與張維迎教授的期待相悖,張維迎教授因此很郁悶,有時義憤填膺,進行嚴厲批判。
孰優孰劣,各位自行判斷。
我想指出的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中國取得了令全世界震驚的經濟成就,但中國沒有出現令全世界震驚的經濟學家。在很大程度上,中國的經濟學家大多像張維迎教授一樣,盡管很愛國,渴望中國強大,但總是以西方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站在西方經濟學的立場上觀察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并提出相應觀點和對策。這就是說,他們充其量是在傳播和诠釋西方經濟學,怎麽能産生與中國偉大的經濟成就相匹配的偉大經濟學成就呢?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624.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