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一位著名的史學家曾說過:“在曆史上,拿破侖這個名字後面總跟着一個問号。”的确,關于拿破侖,我們有着太多的疑問,而他留給後人最大的疑問就是他的死亡。這位法國皇帝曾經馳騁歐洲,讓歐洲各國的君主聞風喪膽,可就是這樣一位身經百戰的風雲人物,卻在52歲壯齡時離開了人世,從而引起了人們的種種揣測。有些人認爲拿破侖與他的父親一樣,都死于癌症;有些人認爲拿破侖在長期征戰中染上了一種熱帶疾病,到流放地後舊病複發,最終導緻死亡;還有些人認爲拿破侖并非死于疾病,而是被人下毒謀殺的,而這個下毒者就是他曾經的心腹蒙托隆;等等。各種說法中,要數被心腹謀殺說最爲離奇,那麽,事實是否果真如此呢?提出這一說法的是瑞典牙醫與毒物學家斯坦·福蘇弗波德,他在研究拿破侖史料的時候發現,拿破侖死前的身體特征不像是癌症的症狀,倒是很像慢性砷中毒。
爲了證實自己的想法,他千方百計得到了拿破侖的遺發,并在史密斯博士的幫助下,用核子轟擊法對其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讓福蘇弗波德異常欣喜,因爲拿破侖頭發中的砷含量超出了正常值13倍之多。據史料記載,拿破侖的遺體在其死後20年運回法國的時候,人們發現其面色如常,屍體完好,幾乎與下葬時沒什麽兩樣。福蘇弗波德認爲,正是砷保護了拿破侖的屍體。經過反複研究,福蘇弗波德認定拿破侖是被人謀殺的,而兇手就是他的心腹蒙托隆。
爲什麽這麽說呢?因爲蒙托隆曾在拿破侖第一次退位時投靠了波旁複辟王朝,而當拿破侖兵敗後,他卻又回到了拿破侖的身邊,并跟随拿破侖一起流放。此外,對于妻子與拿破侖的暧昧關系,蒙托隆似乎也并不介意。由此判斷,他回到拿破侖身邊的目的一定不單純。據分析,他應該是受了波旁王朝阿圖瓦伯爵的指使來毒害拿破侖的。
對于這種說法,很多學者都提出了質疑,尤其是當人們用更爲精确的中子轟擊法對拿破侖的頭發進行測量後,這種說法就不攻自破了。因爲測試結果表明,頭發中的砷含量并不高,反倒是銻的含量比較高,但也絕不至于使人中毒身亡。最近,法國的3位權威人士用同步加速器射線對拿破侖的頭發進行了化驗,證實了拿破侖的真正死因是胃癌,與中毒無關。由此看來,拿破侖被心腹謀殺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
擴展閱讀:拿破侖的臨終托付
據說,拿破侖在臨終前曾囑托其禦醫安托馬什爲其進行屍檢,找到其死亡的真正原因。他在寫給安托馬什的信中說道:“在我死後——我的死已爲期不遠了——我要你剖開我的屍體……我委托你在這次屍體檢查中别漏掉任何可疑之處……”因爲拿破侖懷疑曾有人暗中謀害他,所以才做了這樣的托付。不過屍檢結果并沒能證實拿破侖的懷疑,而且進行屍檢的7位醫生分别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以至于人們對拿破侖的死因猜測了很多年。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5063.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