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是一個有作爲的好皇帝,一生共有三十五個兒子,長大成人的有二十四位。長子允是妃子所生,二子允是皇後所生,而其母早逝,康熙帝比較喜愛他。允自幼聰慧,一表人才,在諸皇子中是佼佼者。康熙十四年立允(réng)爲太子,改名胤(yìn)。過早地立太子确實也帶來一些問題,一些附庸的勢力小人爲自己将來的前途着想,厚顔無恥地奉承太子,離間諸皇子間的關系,太子又受皇帝的偏愛,性格難免起變化,乖戾(lì)的性格也逐漸暴露出來。胤二次被立,二次被廢。
胤覺得自己雖是妃子所生,但是排行老大,太子的寶座是有希望得到的,因而頻繁活動,不僅拉攏一大幫人支持自己,還用一種迷信的巫術來詛咒太子胤早點死。四子胤(zhēn)爲人奸詐,頗有心計,他認爲自己是在位皇後所生,胤被廢,其太子之位則非他莫屬。在宮内他緊緊抓住原皇後的弟弟隆科多,二人關系确實不一般。此外,他還暗中交結權臣年羹堯。三皇子胤祉文武全才,爲人忠厚,平日與胤關系不很好,對皇太子的位置無争執之心,他認爲父子之間沒有什麽大事,即使不合,很快就過去了,所以他堅信将來皇位還是二哥的。八皇子胤(sì)雖是妃子所生,但知識淵博,文才出衆,又善交際,很得一些大臣的擁護,所以他也積極活動,拉攏一幫人爲自己鳴鑼開道,争奪太子寶座。十四皇子允與胤一母所生,爲人比較正直,也很幹練,文武雙全,坐鎮西北,對此事無所想……此時的諸皇子根本沒有考慮什麽國家利益、兄弟情誼,都想把太子寶座搶到手。這些事漸漸被康熙帝知道了,總想找個機會教訓他們一番。
太子胤處處防備其他兄弟在皇上面前進讒言。爲此,他派人秘密偷聽皇帝與諸皇子間的談話。此事被皇帝發現,十分震怒。爲此,于康熙四十七年八月,第一次将太子胤廢除,同時将長子、三子、四子、五子、八子都分别囚禁起來,給予警告。
廢黜太子,立刻引起朝臣們的注意。十一月的一次早朝,康熙帝提出立太子一事,話音剛落,立即有人啓奏,按慣例每次皇帝發問,諸臣總是沉默、思考一下,才有人啓奏,今日卻反常。康熙帝一看啓奏者竟是自己的嶽父佟國維。佟國維保薦八皇子。他一講完,諸臣立即附和都贊成立八皇子。康熙帝明白,這些大臣是被八皇子買通好的,所以急忙上奏。康熙帝威嚴地說:“立嗣應遵長幼之序,嫡庶有别,被廢太子胤排行老二,如今怎能一下子輪到老八頭上呢?”諸臣聽後啞口無言。康熙帝退朝後思緒萬千。
得知大皇子允請蒙古喇嘛用妖術詛咒太子,又想起胤死去的母親,舐(shì)犢之情油然而生。七八個月後,又恢複了胤的太子之位。然而胤的确是一個扶不起來的太子,舊習不改,新病又犯,故伎愈演愈烈。最後,康熙帝不得不忍痛再一次廢胤的太子之位。這是康熙五十一年的事。這時的康熙帝已經是年近六十的人了,無論是精神、體質都難以經受這樣地打擊。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3451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