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汶祥刺馬案是清朝末年發生的一起刺殺朝廷重臣的刑事案件,在這次刺殺行動中張汶祥成功的殺死了清朝的封疆大吏兩江總督馬新贻,這次案件發生之後慈禧太後親自過問,并頻頻派出朝廷大員前去審理,一個事實清楚的案件卻一直審理了一年多才結案。通過張汶祥刺馬案簡介可以了解一下這個案件。
張汶祥刺馬案劇照
馬新贻是清政府的封疆大吏,被清朝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任命爲兩江總督,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兩江總督馬新贻在校場閱完兵之後,在返回督署的路上,被刺客張汶祥殺死。張汶祥殺死馬新贻之後并不逃走,對着那些怕死的衛士高喊:“刺客是我張汶祥!”任憑那些衛士抓住,押回了衙門。
案件發生之後清朝朝廷非常的驚恐,因爲這一案件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導緻封疆大吏的一些内部醜聞的暴露,爲了能夠很好的掩蓋真相,粉飾門面,繼續維持搖搖欲墜的清政府的統治,慈禧太後在這一案件發生之後第一時間出面過問這一案件,并且将另一位封疆大吏曾國藩從天津調去審理這一案件,并且召見了曾國藩,面授機宜,慈禧說:“馬新贻辦事很好。”這就爲張汶祥刺馬案定下了調子,即使是這樣慈禧太後還是不放心,又連連派出朝廷大員參與這一案件的審理。
本來是一個事實非常清楚的案件,但是卻審理了半年之久還沒有審理清楚,調查明白,這使得關于這一案件的謠言四起,衆說紛纭,真相卻是霧裏看花,實在是看不明白。最終張汶祥被定了一個“漏網發逆”和“複通海盜”的罪名,在1871年十月,被剖腹挖心,祭奠被其刺殺的馬新贻的靈魂。
張汶祥刺馬案原因
張汶祥刺馬案是發生在清朝末年的一次刺殺朝廷封疆大吏的刑事案件,這一刑事案件可以說震驚了整個清廷,當時的最高權力擁有者慈禧太後曾經親自過問這個案件,因爲張汶祥刺殺的這位封疆大吏名字叫做馬新贻,因此這一刑事案件被稱爲“刺馬案”。張汶祥刺馬案原因撲朔迷離,衆說紛纭,讓人霧裏看花,看不明白。
張汶祥刺馬案劇照
張汶祥刺馬案原因官方的說法是張汶祥是太平天國運動漏網的餘孽,并且複通海盜,對于“剿匪”有功的馬新贻充滿了仇恨,于是出于報複心理殺死了馬新贻。
張汶祥刺馬案原因雖然在清政府的刻意掩蓋之下變得面目全非,但是大量的野史、筆記、小說、戲曲,卻将馬新贻被刺原委,一一公諸于衆。兩江總督馬新贻之所以官運亨通,靠的完全是是假報軍功,同時又巴結權貴才得來的。他在“剿匪”中被“土匪”俘虜,與“匪首”成了拜把兄弟,爲了能夠讓這位把兄弟升官發财,讓自己有一個靠山,馬新贻的“土匪”把兄弟們幫着馬新贻導演了一幕馬新贻在“剿匪”戰鬥中收複失地的鬧劇,欺瞞了朝廷,最終爬上兩江總督這個封疆大吏的寶座。飛黃騰達以後,馬新贻做“匪”的把兄弟原以爲可以攀附于他,千裏迢迢來前來投靠。而馬新贻卻霸占了拜把兄弟的妻室,又誘殺了自己的把兄弟。張汶祥就是投靠馬新贻的把兄弟之一,但是因爲偶然的原因逃脫了馬新贻的魔掌,于是發誓一定要報複馬新贻,于是出現了張汶祥刺馬案。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34329.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