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地挖出一战国编钟 堪称“国之瑰宝”

华商报讯:工地施工时发现被泥土包裹的铜制器物,冲洗后发现竟然是一个战国编钟。6月28日上午,南郑县圣水镇工人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这也是南郑县首次发现青铜编钟。

6月28日上午,在圣水镇青史村汉江河段青龙滩大桥施工现场,几名工人在施工时突然发现有一个泥土包裹的金属物体,立刻向镇上报告。据南郑县圣水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接到报告后,他们派了2名执法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当时这个人发现的时候,是一团泥裹着的,工人简单的拿水洗了,经过初步的鉴定,确认它是个铜质的编钟,并且保存完好。”汉中文物考古队初步认为,编钟应该是从汉江上游冲卷至此。

经过测量,青铜编钟文物高37.5厘米、最大口径21.5厘米、壁厚1厘米,重约6.5公斤,初步认为为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

另据工作人员介绍,南郑在古时候曾经是楚国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发现青铜器也不是一个意外,虽然说是首次发现编钟,但是在楚国的时候,青铜器非常发达。发现青铜编钟的地方最早是一个古镇,后汉江改道淹没了古镇,目前青铜编钟已在圣水寺文物管理所暂时妥善保管,近期将委托省文物中心进行修复和进一步研究鉴定。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战国青铜编钟,堪称“国之瑰宝”,编钟的发现证明了汉中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成就,为今天古音律和编钟铸造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为了纪念一代艺术巨擘吴昌硕诞辰170周年,由作家、书法篆刻家王琪森撰写的《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评传》近日由文汇出版社出版,书中披露吴昌硕在上海生活的不少新史料。

吴昌硕自1912年(69岁)定居上海至1927年(84岁),这15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然而在以往的吴昌硕研究及传记中,对此却涉及不多。王琪森对吴昌硕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多次访问了吴昌硕的直系后人及考察了吴昌硕曾经生活、从艺过的地方,发掘出不少新的史料。如吴昌硕打造了海派书画的鼎盛期,并带领海派书画家投身大规模社会慈善公益活动,为声援“五卅”惨案中的工友曾捐出自己的画作。

该书对吴昌硕生平中不少谜点及疑问进行了考证、解读,全景式地展示了清末民初海上艺坛的风云际会及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文缘艺脉。


素材湾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视频等各种资源素材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源:

  • 复古做旧开场纸纹理AE模板/PR Mogrt模板 Paper Grunge Intro
  • 墨水笔和钢笔AI笔刷套装
  • 理发店盛大开业传单设计模板 Grand Opening Barbershop Flyer Shop
  • 6款国外城市街头标牌条幅海报广告牌设计PS贴图样机模板素材Alens Lidaks – Sign & Billboard Mockup
  • 国风水墨效果PNG背景图片素材
  • 模拟复古人像深色街拍摄影后期调色Lightroom预设 Analoge Retro-Lightroom-Voreinstellungen für Desktop
  • 房屋财产移动应用程序App UI设计套件 Property Mobile App UI Kit
  • 背景素材-渐变几何图形元素和背景纹理素材
  • ZT Vollun现代时尚英文字体完整版
  • 青绿调高质量室外旅行旅拍风景景观旅行度假LR调色预设 Fiordland Pro Lightroom Presets
  • 多设备响应式屏幕粘土样机v2 Multi Device Clay Mockup V.2
  • 50张高清烟雾图片素材JPG
  • Ins浪漫风格人像手机版Lightroom+ACR预设
  • 商业物品清单单据发票设计模板 Blupunk – Invoice Template
  • Procreate笔刷-涂鸦风格Procreate文字笔刷素材

  • 原文链接:https://www.wkfco.com/zatan/3412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