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争中,舊式陸軍徹底暴露了其缺點。清廷爲鞏固國防,于戰後決定仿效海軍,采用西法訓練新式陸軍,史稱新軍。和海軍一樣,新軍成立後,在更新訓練方法、武器裝備的同時,也對軍服作出了改進。1905年,練兵處正式拟訂了包括禮服、常服、肩章、帽徽、領章等的新軍軍服樣式,至此,使用了數百年的舊式軍服—— 号衣,正式退出了曆史舞台。
練兵處部分高級軍官合影,前排從左起分别爲王士珍、馮國璋、袁世凱、鐵良、曹锟、言敦源,後排右起第二人爲段祺瑞
新軍肩章(新軍軍官分三等九級,士兵分三級)
新軍帽徽
領章
新軍軍官常服(左爲參謀人員服裝)
士兵軍服
身穿新式軍服的陸軍大臣蔭昌
新軍騎兵
清末海軍軍服
清末海軍于甲午戰争後組建,後将各省艦隊統一編爲巡洋和長江兩個艦隊,其軍服樣式更加接近于西方國家,主要分官弁服和水兵服。
海軍軍官大禮服
完全西化了的水兵服,和舊軍服一樣,都繡有區别職務的臂章
水兵帽,根據季節不同,分别戴用呢帽和草帽
水兵帽上的帽帶,分别爲呢帽(上)和草帽所用,上書文字爲“大清海圻軍艦”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33757.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