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門坎戰役蘇聯爲什麽慘勝 日軍與蘇軍血戰諾門坎
1939年5月,蘇聯和日本在中國東北部的滿蒙邊境發生沖突,史稱諾門坎戰役。這場戰役曆時135天,雙方投入總兵力20餘萬人,大炮500多門,飛機900餘架,坦克、裝甲車1000多輛,雙方死亡6萬多人,最後以日本的失敗而告終。
在這場戰役中,雖然蘇聯占了上風,但也沒有撈到多少便宜。其中,蘇聯損失了180餘架飛機,4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傷亡超過2萬。而日本方面死亡4萬多人,23師團和第一戰車師團損失高達90% 。可以這麽說,這場戰役蘇聯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屬于慘勝。
正是這次慘勝,讓日軍對蘇軍産生了畏懼心理,從而間接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格局。使日本北進的計劃胎死腹中,從而南下發動了太平洋戰争。1941年,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正是沒有日本這個後顧之憂,蘇聯才從容的從遠東調回20大軍,參加莫斯科會戰,并最終擊潰德軍。
要知道日軍參加諾門坎戰役的23師團是一個警備師團,戰鬥力和裝備都很一般,屬于日軍的二流部隊。就是這樣一支不入流的部隊,就消耗掉蘇軍巨額物資,此次戰役,蘇軍僅彈藥就消耗了31000噸,使其遠東地區的補給已經達到了極限。如果日本再派一個甲級師團戰參戰,勝利的天平很可能日本倒向日本。據說,諾門坎戰役失利後,日本關東軍一直不服氣,叫嚣要和蘇軍再戰,可惜日本大本營在諾門坎戰役中,被蘇聯的鋼鐵洪流和強大火力吓怕了,不願招惹蘇聯,更不願意和蘇聯爆發全面戰争 。
所以,諾門坎戰役從戰術層面說是名副其實的慘勝,從戰略層面而言是一次大捷。它迫使日本放棄北進的計劃,從而使蘇聯避免被動的兩線作戰,爲集中力量打敗的德國創造有利條件。
諾門坎戰役蘇軍幾乎全殲日軍,戰役剛開始日軍略占上風,随着戰役的深入,朱可夫率領蘇軍後續部隊上來,把日軍打的落花流水,直到一九四一年日軍偷襲珍珠港,都沒敢和德軍前後夾擊,應該說諾門坎一戰日軍吓破膽。
以上就是吾愛文史小編爲大家帶來的諾門坎戰役蘇聯爲什麽慘勝 日軍與蘇軍血戰諾門坎更多相關内容請關注曆史百科。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33481.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