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潮濕的夏季易發生中暑,因爲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下可損害體溫調節中樞,使得太多熱量在體内蓄積,從而導緻中暑。輕者隻是出現頭暈、惡心和嘔吐,重者可出現暈厥或虛脫,嚴重時會威脅生命,因此當出現中暑症狀時應及時處理。
出現中暑時該如何處理
1、先兆中暑
長時間呆在高溫環境中,若大量出汗、頭痛頭暈、做事情時無法集中注意力、全身乏力和惡心嘔吐以及胸悶等,說明身體脫水。這種情況下應立即離開高溫環境,選擇陰涼且通風的地方,少量多次喝水,可選擇淡鹽水、運動型飲料或綠豆湯以及菜湯等,幾分鍾左右就能緩解。
2、輕度中暑
輕度中暑的症狀是面部潮紅,皮膚有明顯的灼熱感,體溫達到38℃以上,往往伴有嘔吐、皮膚潮濕且手腳心發涼、心跳速度加快等。此時通過休息和喝水根本無法逆轉,應第一時間就醫檢查和治療。中暑時出現高熱,需向身體噴灑适量溫水,再用風扇吹,促使溫水蒸發而降低體溫。但不能用酒精擦拭身體,避免風扇直吹身體。
3、重度中暑
出現重度中暑時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包括肝腎功能異常、神經系統受損以及電解質紊亂,嚴重時可出現猝死。這種情況下需立即撥打120急救,與此同時快速爲身體降溫,把患者轉移到陰涼的地方,全身噴灑溫水或是用濕毛巾擦拭,立即打開電風扇或是空調,多次進行,一直讓體溫降低到38.5℃以下。
如何預防中暑
1、多喝水
夏季應随身攜帶水杯,一天的喝水量不能少于2000毫升,長期戶外工作者應增加喝水量。不能一次性喝太多水,特别是冰鎮飲料,每隔1~2個小時喝200~300毫升就行。出汗較多者應适當的補充電解質,如運動型飲料或淡鹽水、菜湯等。
2、學會物理降溫
身體太熱時不能沖冷水澡,也不能立即跑到空調房中,這樣易誘發感冒或引發心腦血管意外。正确的方法是用溫水擦拭大血管處,利用水蒸發來降低體溫。
3、控制運動強度
運動時間應安排在早晨或傍晚,運動前中後注意補水。室外氣溫大于32℃,濕度大于60%時應更改爲室内運動。
4、戶外不能長期戴帽子
長時間戴帽子會産生太多汗液,局部生成濕熱的環境,提高頭部濕度,易導緻中暑。因此每隔1~2個小時摘下帽子,擦頭上的汗水,維持頭部通風散熱。
溫馨提示
喝水較少者,先天性汗腺不發達者,腹瀉以及睡眠質量差者、肥胖人群和劇烈運動者易出現中暑,因此應積極防範。值得提醒的是,含僞麻黃堿的感冒藥、利尿類降壓藥可抑制排汗,影響身體散熱功能,易出現中暑,所以用藥期間應多注意休息。随身攜帶中暑藥,如藿香正氣水或十滴水,以備不時之需,不過這兩種藥不能同時用,因爲兩者藥物中都含有酒精。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33267.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