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飽讀星象命理開檔沒飯吃 文盲“大師”擅打心理戰賺得盆滿缽滿
“眉精眼企,白手興家之人;碌碌無能,終生工水(工人)之輩。破落戶窮極不離鞋襪,新發家初起好炫金飾。神黯額光,不是孤孀亦棄婦;嬌姿媚笑,若非花底(娼妓)定寵姬……滿口好對好,久居高位;連聲是是是,出身卑微……一敲即應,不妨打蛇随棍上;再敲不吐,何妨拔草以尋蛇……”親愛的讀者,看了上面這段文字,你一定滿頭霧水,其實,這是舊時廣州相士圈裏世代相傳的秘笈,字字句句都在傳授如何用“心理戰”的手段套出對方身份的技巧。對城内數百“從業人員”來說,這樣的秘笈才是安身立命之本,而故弄玄虛的命理書不過是浮雲。
看清了昔日那個小江湖裏的種種怪狀,或許就能讓我們對今天與之類似的現象多一分警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行規
擺攤算命須有政府許可
江湖中人分成三六九等
說起來,在上世紀30年代的廣州城裏,“算命相面”這碗飯對多數從業者來說并不好吃。官方曾多次禁止“星相算命”業,奈何屢禁不止,最終出台了一個折中的規定,要求所有的看相算命佬統一到位于一德路的市社會局登記注冊,以方便政府監督管理。根據1934年的統計數據,當時前來領證者共有600多人。
這600多人組成的小江湖分成了三六九等:鏈條底端的是“度柳”和“踩瓢”者,這兩個詞都是當年圈内行話,所謂“度柳”就是指走街串巷做生意的算命佬,他們悠長的叫喊聲想必是老一輩共有的童年記憶;所謂“踩瓢”則是指到渡船上去做生意。那時交通不便,真正坐渡船閑遊的人少之又少,爲生計或前程奔波憂慮者倒數不勝數,相士憑着代代相傳的秘笈,從中分辨出迷信貪婪之輩,利用熟爛于心的說辭投其所好,十拿九穩能撈一筆小财。由此可見,所謂相面之術,壓根就不是看什麽命理壽數,而是憑相貌神情看穿顧客貪不貪财,能不能上鈎而已,需要的也不是星相命理大法,而是一雙穿透人性的“毒眼”。
“度柳”和“踩瓢”者都是流動人員,在圈子裏混得算是最不濟的;稍微混得好一點的,是“地檔”,說白了就是擺地攤的,這種“地檔”在惠愛路(今中山四路)的城隍廟外最多;“地檔”之上有“陽檔”??也就是在城隍廟附近或街頭顯眼的地方開個固定檔口,招攬生意;“陽檔”之上還有“陰檔”,所謂“陰檔”,就是“關起門來做生意”,在高樓裏租幾個僻靜房間,避免公衆圍觀,以顯身份高貴。能開“陰檔”的,怎麽着也得是半個“大師”,憑口碑就能客源不斷,說實話,這樣的“大師”直到現在仍不絕如縷。
秘笈
心理戰是真經 命理書乃浮雲
這個江湖魚龍混雜,自然競争激烈。讀者你想一想,光是城隍廟外通道兩旁,就有幾十家占卦拆字、看相算命的檔口和攤位,就跟現在的“飲食一條街”似的,個個都想诓住客人“吃”上一口,彼此之間的“愛恨情仇”就不必說了。不過,就是這麽一個方寸之地,也有一個“怪現狀”,就是“書讀得越多,生意做得越差”。
看穿人心 才能吃香喝辣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32743.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