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庆江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目前正在央视热播。该片以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历史为叙事空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有志之士从“红楼”到“红船”的曲折探索史,谱写了一曲壮怀激烈的青春之歌。
让历史告诉未来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史,国人在各种教科书和相关著作中都已经系统学习了解过,再加上《建党伟业》等历史大片的影像呈现,这就使得再对其进行表达和重述就存在新的挑战。《觉醒年代》迎难而上,精心谋划,精雕细琢,最终以实力征服了观众。它的成功告诉我们,主旋律剧也可以成为老少皆宜的精品力作。
著名文艺批评家尧斯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他认为,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作品进行预先估计和期盼。一部作品只有不断打破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不断给接受者制造各种意外和惊喜,方为上乘之作。《觉醒年代》通过“让历史告诉未来”的方式,不断打破观众的“期待视野”,从而成就自己的品质。
历史已经有定论,线索也非常明晰,这自然给后来的影像创作者提出了相当的难度。《觉醒年代》明确定位为“年代”的呈现,即自然演绎当时的历史状态、民众觉醒过程和思想交锋的场景,因为历史往往不是线性发展,不是一帆风顺,更不是顺理成章,而是各种力量交锋博弈的体现,是螺旋式上升,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短暂性倒退,最终才可能是水到渠成。《觉醒年代》演绎了当时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状况,更揭示了觉醒的中国人为求得民族独立而做的种种努力。《觉醒年代》将各路人士为探索民族独立和中国文化传承方面的想法和做法全景式地展现出来,让观众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判断,将历史的裁判权交给未来去检验,这是对历史现场的最客观还原,也是对历史最真诚的负责。
让历史告诉未来。《觉醒年代》全景式展示了1915年—1921年期间各种思想的碰撞和博弈的状况,在经过“德先生”“赛先生”的洗礼后,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于1921年建党,从而推动中国革命面貌的焕然一新,让人感受到历史选择的艰难性和必然性。这才是主旋律的根本要旨之所在。
经典场景的再现
1915年—1921年是中国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期间发生的不少重要事件场景,已经为人们熟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场景或是当事人的口述记录、新闻媒体的报道描述,或是文学作品的想象和再造……这可能使得每个人对历史场景的理解都存在些许不同。在《觉醒年代》中,导演和编剧在对历史细节充分考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声音、影像以及演员的到位表演,将其再现还原出来,真正让青年一代观众回到“历史现场”。
陈独秀将《新青年》移师北京后,决定邀请钱玄同加盟编辑队伍,两人相约陶然亭。大雪纷飞,红梅绽放,天南地北相慕已久的两个人,鞠躬互致问候,吟诗,畅谈,再配上烫好的花雕酒,悠悠的古琴声,浪漫之至,风雅之至。这一经典场景,展现了风云激荡大背景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场景,让人过目不忘。
鲁迅接受陈独秀的约稿后陷入深思,而突如其来的被逼疯的“表哥”极大地刺激了他,他奋笔疾书写下了《狂人日记》这一彪炳千秋的小说,最后在钱玄同的提醒下趴在地上署下了“鲁迅”之笔名,从此以后,鲁迅走入大众视野。为了让观众有更深的印象,导演还不忘在鲁迅院内植入“两棵枣树”……正是这种匠心独运和细节考辨,才使得这些经典场景能够深深打动观众。
因为辞退外籍教授克德莱,北京大学被迫面对一场外交谈判。在蔡元培校长的建议下,辜鸿铭教授被纳入谈判小组名单。但是如何请出这位既有爱国情怀又极端排斥新思想的老先生,却颇费周折。《觉醒年代》通过一场饭局,成功邀请辜教授加盟,最终使得谈判取得胜利。这一经典场景,把“性格古怪”却又到处宣扬“中国人的精神”的辜教授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1919年,因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在北京引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等社会各阶层共同参加的示威游行活动,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四运动”。《觉醒年代》也将这一经典场景具象化,让人印象极深。
当然,经典场景的再现,不可能是对历史现场的根本性还原,依然饱含着创作者匠心独运的创造。比如,当时知识分子经常在书房进行思想激辩,《觉醒年代》创造性地将其改设为“围炉叙事”的生活场景,一方面使得人物更加生活化,另一方面也更便于观众接受。《新青年》上发表的一篇篇战斗檄文,导演也有意识地将其场景化地变成一篇篇公开演讲,让观众感到既熟悉又新奇……这也是《觉醒年代》能够实现实力圈粉的又一个原因。
人像展览式表达
英雄人物应时代而生,因此他们的出场也就非常关键。《觉醒年代》展现了国人从“红楼”到“红船”的心路历程,这一过程是多种思想荟萃碰撞、各派人士反复斗争的结果。在这一时代,各种人物在不同的场景中纷纷登场,《觉醒年代》有意采用了人像展览式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呈现。
所谓人像展览式,就是选择相应的特定场景,让相关人物陆续登场亮相。在《觉醒年代》中,先后出场的人物有好几十个,却能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袁世凯签署了“二十一条”,这引起了国内外爱国人士的极度愤慨。日本早稻田大学里,中国留学生慷慨激昂地发表爱国演说,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出现在荧幕中……这是《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的出场,特立独行却又具有领袖风范。瓢泼大雨的街上,满街穷苦的小商贩冒雨叫卖,流浪汉衣衫褴褛地乞讨,军士骑着马横冲直撞,一个青年人抱着刚出版的《新青年》在人海中奔走……这是青年毛泽东,别具风采。
一队凶神恶煞的军士推着几个死囚在菜市口行刑,麻木的群众前往围观,一个老太太用颤抖着的手捧着装蘸过人血馒头的碗……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冷冷地看着这一切,喝下一口酒,将碗重重地放在桌上,然后镜头扫过他忧愤深广的眼神……这是鲁迅小说《药》的经典场景,被《觉醒年代》用来作为鲁迅的出场景象,实在是再贴切不过。
对于一些非重要人物,根据表达的需要,《觉醒年代》也一一进行精心设计,让其出场更为生活化。比如保守派代表性人物辜鸿铭、林琴南、黄侃等,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觉醒年代》也对他们的出场和言行予以充分关注,既还原了历史时代,又突出了引领时代的主要人物,让人赞叹。对于受到新思潮影响的青年人,《觉醒年代》也着墨不少,且符合他们的身份和性格,比如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傅斯年、郭心刚等人,真正体现了当时整个国家正处于“觉醒”的年代。
《觉醒年代》除了表现各个风云人物在思想上的交锋外,还用心表现他们的生活状况。比如陈独秀与陈延年之间的父子冲突、李大钊乐善好施结果差点不能请孩子吃顿羊肉、蔡元培的大碗茶……这些都使得人物有血有肉。意境的营造,也是《觉醒年代》极为擅长的。比如胡适回家乡完婚前,打伞经过石桥,一个女子在亭子里拉小提琴,他徘徊良久讪讪而去。一个细节,将留美归来的胡博士内心的苦楚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象征、隐喻在《觉醒年代》中也别具一格,比如蚂蚁、死水、青蛙、车辙等都让人感觉意味深长。暖色调烘托出的理想主义情怀和黑白版画体现的深沉感交织在一起,这真是一部“特殊年代”的大剧!(曾庆江)
来源: 海南日报
素材湾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视频等各种资源素材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源:
原文链接:https://www.wkfco.com/zatan/3196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