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为街亭失守而彻底破灭,大军不得不返回汉中。这次街亭失守的关键在于白帝传来的消息有误,导致诸葛亮在战略上误判敌人走向。情报的错误,无论如何都和白帝脱不了干系。所以司闻曹派出了荀诩前去调查,可是随着侦查荀诩发现司闻曹内部早已被渗透,而这个人就是烛龙。
烛龙的神秘,让荀诩和陈恭感到一种无力感,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提前知晓。街亭失守案又需要一个了结,为了自救,两人决定再次铤而走险。
司闻曹内的博弈
诸葛亮北伐失利,导致其在朝中担负了极大的压力。历来司闻曹都是听从诸葛亮的,可是为了平息众怒,诸葛亮不得不主动降职。而死对头李严趁机抓住司闻曹混入魏谍的事情,成功入主司闻曹。
对于李严来说,自然是打压诸葛亮的嫡系,安插自己的人。这个时候,李严身边的亲信狐忠推荐了一个人,曾经被诸葛亮革职废黜为民,对诸葛亮极其憎恨。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开头为马谡仗义执言的李汉南。
就这样李汉南成功取代杨仪入主司闻曹,荀诩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早就重新洗牌了。在天水,荀诩发现烛龙利用己方的情报网为曹魏传递消息,并且捏造了一个赤帝的身份。当初情报传到诸葛亮前,只有杨仪和冯膺接手过,这两人是司闻曹的创始人不可能做出叛变的事情。白帝传递信息使用的是密语,但是破解密语的雕版就掌握在主记室孙令手中。
能够替换情报,并且掌握密语雕版的人必然是冯膺身边的人。孙令是冯膺的小舅子,当时也在前线,是最有嫌疑替换情报的人。荀诩在返回南郑后,关于烛龙甚至白帝的消息并未如实交代。因为他怀疑冯膺身边被烛龙渗透了,已经不值得信赖了。
但是李汉南不同,他刚刚来到司闻曹,反而是最值得信赖的那个。面对李汉南,荀诩一股脑的将一切发现全都说了出来。可是谁曾想,他自以为的聪明,却影响了整个棋局。
另一边,陈恭也成功取代了糜冲,接下来就是靠着糜冲的身份与烛龙接头,逐步揭开司闻曹背后的面纱。
棋子和棋手
无论是荀诩还是陈恭,他们都是最基层的情报人员,他们只对自己的情报负责。对于他们来说查清真相,找出司闻曹的魏谍才是重点。但是到了李汉南和冯膺这里考虑的东西就不同了,比起真相他们更关注街亭失守案带来的得失。
街亭失守案一日没有结束,李严就可以拿着这件事来打压诸葛亮。作为诸葛亮的人,冯膺身上顶的压力就更大了。他既想查清真相,又不得不为诸葛丞相考虑,所以才会做出要除掉白帝的命令。
派荀诩去是为了给白帝一线生机,但是在荀诩回来的前一天公布白帝的身份,也是无可奈何。当荀诩不理解的是,白帝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打探情报,而司闻曹却置其生命不顾。可是荀诩哪知道,街亭失守案到了朝堂之上就不再是一桩简单的情报失误案了。
冯膺一门心思想要结案,而李汉南也必须为自己的主子着想,不想这么快结案。所以在最后将荀诩所有调查的结果都说了出来,反而让荀诩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局面。荀诩当然不愿意,说了一句:这样一来恐怕是冯膺也对我产生了一些看法。
李汉南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今天之所以能做到这个位子,全仰仗的是李严。他不为李严办事,让冯膺草草结案,到时候乌纱帽不保的是他。其实从荀诩告诉他所有真相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这么做了,能够做到这个位子上的人,冯膺的想法他不会不知道。
这一招釜底抽薪,彻底让荀诩和冯膺产生了分歧,这样就不得不逼迫荀诩倒向自己。既离间了司闻曹内部,又稳固了自己在司闻曹的地位,还为李严办了事。这一招可谓是一石三鸟,可谓是高。
谁是烛龙?
烛龙的身份很神秘,在曹魏也只有郭刚和都督知道,与人接头全用密语。但是可以从旁枝末节中,推断出关于他的一些线索。能够替换情报,知道密语,这个人肯定职位不会太低。
荀诩去天水执行外勤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烛龙却事先得知了,足以可见其能力。
但是烛龙的职位应该不会太高,否则位极人臣谁还去当间谍,大概率是某位大人物身边的人,这样既可以接触到第一手的情报,又符合间谍的身份。在电视剧中,出现的大人物总共有两位,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李严。
司闻曹号称密不透风,可是情报被调换后,下意识地以为是内部出现了间谍。可是一开始冯膺就说过,自己排查过内部没有问题。那会不会是,一开始释放出来司闻曹有魏谍这个信息就是错误的。
魏谍没有在司闻曹内部,而是在他处。司闻曹出现魏谍这个消息最早是谁传出来的,是李严身边的中都护属参军狐忠。就是这个人猜疑司闻曹出了魏谍,并被李严委任调查此事,随后就是李严抓住诸葛亮把柄向刘婵弹劾。
也正是这一步让李严彻底掌握了司闻曹,在朝中的地位逐渐压过诸葛亮,由守转攻。可是这时候诸葛亮在干嘛,自请降职,并且说相忍为国,合则两利。就连手下都知道李严目的不纯,在针对诸葛亮,但诸葛亮反而主动退让。
朝野的斗争就是不进则退,诸葛亮本来北伐就已经失利,自己非但像没事人一样,反而主动给李严露出把柄。像诸葛亮这样聪明的人,不可能对李严的进攻毫无还手之力,但他却什么都没做。
那诸葛亮真实的想法是什么,要知道历史上李严最后可是被诸葛亮废黜为民了。再看这一整件事,是不是有了头绪。
谁在为李严出谋划策,谁向李严推荐人选,而推荐的人还是被诸葛亮废黜的人。要想让一个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这一下李严一派彻底得势,而诸葛亮丝毫不慌,可见他早有了对策。
按照马伯庸的写作手法,前期越是可疑的人越没有问题,比如那个孙令。越微不足道的往往越是幕后黑手,到这里烛龙是谁已经不言而喻。
街亭失守,北伐失利,司闻曹易主,李严扩张,像不像一个圈套,逐渐在吸引李严入套。烛龙必然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街亭失守是因为烛龙替换了情报导致北伐失利,而入主司文曹背后的推手正是狐忠。
狐忠是李严身边最亲近的人,一步步鼓动着李严,而他最可能是烛龙。烛龙明明是魏谍,为何会和诸葛亮扯上关系。李严可谓是诸葛亮最主要的对手,他有心打造司闻曹,难道就没想到过在李严身边安插卧底吗?
要知道是蜀国先建立了司闻曹,而曹魏迫于应对才发展了卧底。蜀国早就把白帝打入敌方内部了,而曹魏哪有能力将比白帝还厉害的王牌特工打入蜀国。
所以烛龙也不过是诸葛亮安插的一个双面间谍,并不听从于曹魏,只听从于诸葛亮,在诸葛亮的授意下不断给曹魏情报。
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给李严下这一个套,诸葛亮利用失误主动轴蛰伏,让烛龙鼓动李严,从而让诸葛亮彻底掌握棋局。
在原著中,烛龙就是狐忠,从现在的剧情看下来,他也最可疑。从李汉南被引荐,其实已经暴露了狐忠的身份,他并不忠于李严。李汉南越是为李严办事,越暴露了他的身份,伏笔从他为马谡求情已经埋下了
素材湾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视频等各种资源素材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源:
原文链接:https://www.wkfco.com/zatan/234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