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卻,讀音tuì què,漢語詞語,意思是卻行,倒退;畏縮後退;謂軍隊在作戰中向後撤退;謂迫使撤退。
2、出處:《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卓聞之,以爲毖瓊通情賣己,皆斬之”裴松之注引三國吳謝承《後漢書》:“卓送至閤中,孚因出刀刺之。卓多力,退卻不中。”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2232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1、退卻,讀音tuì què,漢語詞語,意思是卻行,倒退;畏縮後退;謂軍隊在作戰中向後撤退;謂迫使撤退。
2、出處:《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卓聞之,以爲毖瓊通情賣己,皆斬之”裴松之注引三國吳謝承《後漢書》:“卓送至閤中,孚因出刀刺之。卓多力,退卻不中。”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2232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