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是休眠現象的一種,是動物對冬季不利的外界環境條件(如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種适應。主要表現爲不活動,心跳緩慢,體溫下降和陷入昏睡狀态。那大家知道常見的冬眠的動物有哪些?今天網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世界十大冬眠動物:蛇、黑熊和青蛙全部上榜,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和小編一起深入了解吧!
盤點世界十大冬眠動物
1、蛇
要說冬眠動物有哪些?大家最熟悉最常見的應該就是蛇了。[bai]蛇冬眠時千萬别去招惹他,就算無意看到蛇洞也不要去靠近它,這個時候的蛇是最敏感的。由于冬眠,蛇毒一直積存在體内,這個時候的蛇毒最爲厲害。每當冬季到來,氣溫降到7-8℃時,蛇就開始選擇高燥地帶的洞穴、樹洞和岩石縫隙作爲蔽身之地,進入冬眠。
2、黑熊
冬眠動物有哪些?黑熊是我們最常在電視中看到的冬眠動物,它們是典型的林栖動物,雜食性,春天以山毛榉等的新芽爲食,夏天主要以螞蟻、蜜蜂等昆蟲爲食,秋天主要橡樹、栗子等果實爲食。秋天會大量進食,以準備冬眠。冬季在大樹的樹洞、岩洞或地洞等冬眠。
3、北極熊
公熊追求到母熊後,他們可在一起長達數星期,但結束後,雙方會分頭覓食,也許之後再也不會見到面。如果母熊可以在冬季之前捕到足夠的海豹、儲存夠豐碩的脂肪,它就會在冬季(約十月底到十二月初)到特定地點、找适當的位置,開始挖雪來打造它自己的哺育洞穴,準備生育小熊。和它們的近祖灰熊不同,北極熊隻有懷孕的母熊才會冬眠。由于冬季是獵捕海豹的重要季節,因此公熊和未懷孕的母熊,并不會冬眠。
4、蚯蚓
要說冬眠動物有哪些,[bai]最常見的還有蚯蚓,蚯蚓在冬天會鑽到地層深處,那有适合它們的溫度,但畢竟是冬天,蚯蚓在溫度低于20度左右時,它就會停止生長,開始冬眠。來年春天暖和了,它們又會活動起來.,根蚯蚓本身低于零度就會死亡,0—5度處于冬眠,最佳的溫度18—27度之間,所以這就是你在冬天挖不到蚯蚓的原因。
5、青蛙
青蛙是兩栖動物,兩栖動物又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體溫會受到氣溫的影響,随着氣溫的變冷,它們的體溫也會逐漸下降。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青蛙就鑽進泥土裏,不吃不動,處于睡眠狀态,以此來躲避嚴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溫升高後再出來活動,它們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冬眠的動物。
6、蟾蜍
要說冬眠動物有哪些,自然少不了蟾蜍。蟾蜍雖然在陸地生活,但冬季在泥底冬眠的動物。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停止進食,以體内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到翌年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結束冬眠。
7、鳄魚
絕大多數鳄都是不冬眠的,實際上冬眠的隻有揚子鳄跟密西西比鳄。的确,鳄魚絕大多數生活在熱帶,那裏沒有冬季,因此也談不上什麽冬眠。但是也有少數生活在亞熱帶的鳄魚,比如中國長江流域的揚子鳄,長江流域最冷月平均溫度4度左右。揚子鳄從10月到次年4月是冬眠期。
8、刺猬
刺猬是屬于哺乳動物中的猬形目。[bai]最普遍的刺猬種類是學名爲“歐洲刺猬”的普通刺猬,廣泛分布在歐洲、亞洲北部,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分布很廣,這種刺猬冬天冬眠。
9、烏龜
冬眠動物有哪些,烏龜也是其中之一。烏龜是變溫動物,生活受環境氣溫的影響較大。11月至翌年3月,當氣溫在10℃以下時,烏龜靜卧于池底的淤泥中或卧于覆蓋有稻草的松土中,不食不動,進行冬眠,這時它的新陳代謝非常緩慢和微弱。
10、松鼠
松鼠因生活的地域不同,其生活習慣也不一樣。阿拉斯加北極地區的松鼠冬眠時間長達九個月。有的地區的松鼠雖然不冬眠,’但是也會爲過冬預先做好準備。它用羽毛 柔軟草葉等填滿經常出人的洞穴,并在森林中到處儲藏有時連它自己也找不到的松果等過冬的食物。
素材灣 - 分享精品教程和短視頻等各種資源素材
你可能感興趣的資源:
原文鏈接:https://www.wkfco.com/zatan/21072.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先
!